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尊龙棋牌

 
  当前位置: 尊龙棋牌-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尊龙体育 » 校史研究
李建勋“学与术并重”的高师教育改革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 2022-06-30  

李建勋(1884—— 1976)字湘宸河南省清丰县人我国现代师范教育的重要创始人。1908年从北洋大学师范班毕业后李建勋曾赴日本和美国留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他长期从事高师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工先后担任北京高师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学院院长等职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高师教育思想特别是在高师改革方面秉持学与术并重的理念明确提出了高师院校独立设置专业课程与专门课程兼顾论教学与参观实习统一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并重等改革主张对当前我国高师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建勋校长)

一、“学与术的偏废”:有关高师是否独立设置的论争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史上高等师范学校曾几度陷入存废的危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关于师范教育地位的大讨论在高等师范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高等师范教育是独立设置还是与大学合并的问题关于高师是否独立设置论争的发生或许是历史必然在此之前就已经有提出取消高等师范教育独立设置19154南省教育会就在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提出高等师范更无独设一校之必要的主张虽然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反响却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废存之争的先声此后关于高师是否独立设置的问题所形成的取消派与保留派针锋相论争相持不下1922新学制的制定更是将高等师范教育存废的争议推向了高潮其中取消派认为,“凡智识阶级人尽可为师教育原理并无秘诀比他项职业筋肉技巧非熟练不可。”于教育学的角度李建勋认为这是一种对高等师范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对中等学校教师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不准确而表现出来的错误观点教师教授知识的能力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已真正的师者并非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从教育和教育学的视角观之取消派的认识实为谬论

在此之后1932年再次掀起取消高等师范独立设置的论争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提议取消北京师范大学当时甚至有人认为取消师范大学是历史演进的继续和学制改革的尾声”,又说凡现今师范大学所施行的训练与研究无不可拿普通大学来代替”,李建勋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予以严厉而不失其实的驳斥,在他看来,师道之所存,不仅传授知识,而更在于授业与解惑,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这需要专业的知识、敬业的精神及乐业的情怀,并非一般大学毕业生所能胜任。1938年,高校纷纷内迁,高师教育制度也发生重大变化,师范大学改为师范学院。后来,又因西北联大改组而取消北京师范大学内迁后所办的西北师范学院,李建勋发出感叹,认为这是抗战期间的一大损失,更是教育史上的不幸事件。李建勋积极维护西北师范学院独立办学的地位“今抗战未完,而师大先亡,将来吾人有何面目以见北平父老!故在抗战胜利之前,吾人愿联合全国校友,力争师大之生存。”

李建勋深入分析高师之所以多次陷入存废危机的原因不论是高等教育保留派还是取消”,他们对高等师范教育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不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所培养的师范生没有发挥学科优势在知识上丰富专门知识反而专攻教育学知识的深度完全注重怎么教个问题而忽视了教什么从而导致了重术轻学的问题而师范大学的学生有过于重视中等学校所开的科目广度而一定程度忽视了怎么教”,致了重学轻术问题也就是说均没有兼顾”,讲求两者的结合培养师范生能灵活运用合适的方式教授科学的知识李建勋认为,“皆不可偏废否则都不能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学与术并重是贯穿于高师发展的生命线有基于此李建勋认为在高师发展与改革中应该贯彻学与术并重的理念

二、“学与术并重”:李建勋高师改革的基本思想

李建勋认识到高师要健康稳定发展并保持其独立地位在高师的机构设置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研究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等各方面改革中均需要贯彻学与术并重的理念也是高师改革的必然选择

()主张教育机构独立设置

在高等师范学校存废纷争的洪流中李建勋坚定高等师范学校独立办学的立场维护高等师范教育独立发展不仅有理有据地反对取消高等师范学而且基于自己的专业学识和对高等师范教育的科学认识极力主张高等师范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格为师范大学李建勋认为教师对国家和社会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性他指出,“教育为立国根本师资为教育渊源。”对高等师范教育特殊性的科学认识和准确判断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尽管附设于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教育系从人才和设备方面能够应付一段时间但是却解决不了师范生培养的根本问题即儒家气节专业精神和课程专业化的问题1921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召开的学制会议会上李建勋提交请改全国国立高等师范为师范大学案获得通过。1932年高等师范教育再次陷入存废争议之时李建勋更是提出训练中等及等学校教员之教育机关应该独立设置并以法律严其毕业生之服务办法主张以立法形式确保等师范教育的独立存在李建勋主张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独立设置的同时更是极力主张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办学层次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李建勋主张按照人口交通文化经济因素高等师范学校应分地区匀设以适应中等学校的需要。”

(李建勋校长高师改大提案)

()专业课程与专门课程兼顾

在课程设置方面李建勋主张修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以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李建勋基于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与其他大学的目的不同的认识除教育科外应同时设立其他各科目李建勋将高等师范教育应该开设的课程归为四个类别即修身科目基本科目专业科目和专门科目其中修身科目应该开设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文化史等基本科目应该开设国文外国文生物伦理学等专业科目应该开设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育测验和统计中等教育等其中专门科目即各系的专习科目在李建勋看来,“如果此四类科目分配合适并且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则教师不难得所应该具备的学力。”与此同时李建勋主张副科让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各自成系互为主副科根据调查当时中等学校教员中教其所学仅为百分之二十五设立主副科不仅可以解决教员聘任的困难而且教学效率也可以提高为了使毕业生更好的为中学服务至于设立主副科会导致以前教育学院造就教育特长而非专门学科教员的危机的担忧则属过虑李建勋兼顾专业课程与专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既考虑到了师范生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基本知识又满足了教授中等学校各科目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了师范生在学与术的全面发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也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结合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其意义重大且深远

()理论学习与参观实习统一

李建勋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与参观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问题他认为实习不仅为技术之训且可证明学理发现问题以引起研究之兴趣在师资训练上甚关重要也但是当时师大仍执行陈旧的实习制度每人仅实习教学八个小时尤其师大当时没有附属师校所以教育系的学生都在非教育学的其他科目进行实习因此实际获得收益甚少这一点更是亟待改革所以为了使教育系与其他系的学生获得相等的实习机会并得到相同的收获李建勋主张此后附属学校拟设立师范部以增加教育系学生实习教育科目之机会以提供发现教育问题的机会并引起研究之兴趣培养研究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其教育学术研究的水平同时李建勋主张提早开始实习并延长实习时间虽然教育系的参观实习较他系已提前一学期但因为有论文研究以至两项工作都有时间不足之感如果将参观实习提早到第三学年持续两个学如此不仅实习之功可以充分表现而专精之论亦易完成可谓一举两得矣。”高等师范教育原本就负有专业与学术的双重使命李建勋还建立的参观实习制度不仅对培养师范生问题意识从实践中发现教育问题培养研究兴趣与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师范学生的教育情怀起到重要作用同样体现了学与术并重的思想

()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并重

在培养师范生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李建勋积极倡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师范生的研究水平李建勋认为高等师范教育机构是培养中等学校师资最为重要的基地在他看来无论是大学还是学院均是研究高深学术机关并无高低之”;师范学院也要与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一样主注重教育学术研究师范毕业生应该具备学的基础与术的能力李建勋认为没有经过专门教育的教育行政人员仅凭借经验而缺乏专门的学理基础教育系的学生因为没有师范部而缺乏对口的实习岗位导致教育行政人员不能胜任其本职工李建勋认为我国的师范教育制度没有像美国的教师学院等高等教育机关来培养教育部长视学校长等教育界的领袖这是一大缺陷且当时的教育行政人才缺乏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专业的教育教育学基本素质缺乏李建提倡学生写学期或学年论文并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提供了相关调查研究的费用并且将学生写得好的论文推荐到师大月刊发表或者交图书馆编目存库这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关于师范生的课程学习和课外实习实践的关系李建勋认为,“教育不仅限于课内之教学而课外活动尤为重要惜吾国对此甚少注意故其成绩亦无可观

三、李建勋“学与术并重”高师改革思想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整体发展状况良同时也面临诸多新挑战而问题的根源又多与的问题有或多或少的纠缠一定程度来李建勋学与术并重的高师改革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高师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高度重视高师教育地位充分尊重教师的养成规律

基础教育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大使命础教育能否办好教师的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国家要坚持以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主体机构的制度不动摇而师范院校要坚持以培养优质的基础教师为根本目的与崇高使命不动摇高师教育要充分尊重教师养成的基本规律不动摇同时高度重视高师对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地位与作范大学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好本职工作切实为师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师来捍卫自己的独立地位在探寻与尊重高师教育规律方面尽管他处在深受教育救国和国家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时依然努力探索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完善高师教育制度研究高师教育理论并遵循高师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教师养成的规律体现了真正的教育家精神现如今我们依然应该积极展开高师研探寻且尊重教师培养的内在规律教师成长的规律积极探索深入改革高师培养制度更加科学地谋划高师事业

( ) 学习贯彻学与术并重思想积极应对高师教育新挑战

师范院校对教师培养拥有天然的优势和资源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前沿阵地然而反思我们当前某些师范院校的发展以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为发展方向为跻身于实用学科过度看重在高校排行榜中的地位不安分于学科设置的现状学科门类贪多求全重视实用功利的显性之学导致自身优势渐失师范特色褪去实在令人扼腕部分师范院校将大多经费不是花在建设教师教育项目上而是积极参与其他学科建设试图在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分一杯羹占一席之地将教师教育这一根本任务与使命置于次要地位实属本末倒高师教育因此也遭遇重大挑战与此同时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或多或少地暴露了当前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与研究解决现实教育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其实质乃师范生学与术能力培养的不充分不平衡的原因基于此高师教育应贯彻李建勋学与术并重高师教育改革理念并面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必要改革以妥善应对高师教育的诸多新挑战

()改革完善教师培养方案不断提高教师学与术能力

上述业已提及当前我国高师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因此继续不断改革完善我国高师教育的教师培养方案显得格外紧迫与必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与术的问题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因而在当下的高师教育改革中应该汲取历史经验积极借鉴李建勋学与术并重的高师教育改革思想中的有益部分以用于当前的改革实践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课程设置方向尽量做到兼顾专业知识与专门知识以切实完善师范生的知识体知识结构为今后知识传授及传授的技能打好基础;在教学方式上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统尤其要加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论文撰写与学术研究能力方面应该注意在参观实习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严格要求毕业论文写作切实提升研究与写作能力以期不断提高师范生学与术融合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贵民,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1期,略有删改)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的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