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尊龙棋牌

 
  当前位置: 尊龙棋牌-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尊龙体育 » 校史研究
我国近代地理学开创者白眉初的新地理观
发布时间: 2022-01-05  

一、生平事迹 

白眉初(1876-1940),名月恒,河北卢龙县城,原直隶永平府,满族人。白眉初自幼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明,15岁考中秀才,1891年进入敬胜学院。他潜心阅读《山海经》、《尚书·禹贡》、《徐霞客游记》、《水经注》、《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天下郡国志》等地理古籍,奠定了他从事于地理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白眉初)

晚清时代的政治腐败,清王朝丧权辱国,腐朽无能,民不聊生等悲惨景象,激发青少年时期的白眉初强烈的爱国热情,滦河、青龙河水雨季泛滥成灾,县境饥民满街,卖儿鬻女,饿殍陈尸之惨状,令他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激情,在给表兄的信件中陈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我自叹弗如。然而,治国虽无回天之力,但治学却自信尚有余力。”白眉初立志治学崇尚地理学的抱负远大而又明确。

1905年进入北洋师范学堂(史地科)从师于张相文,1909年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曾赐予“举人”功名。先后任教于直隶省清苑中学、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被聘为第十级班主任,邓颖超同志当年就读于这个班;后任京师女子师范学校教员,由于教学成绩尤佳,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兼任地理学部主任,成为当时深受敬仰的地理教育家,著名的地理学家。

1909年参与中国地学会的创建,并担任《地学杂志》编辑部部长达25之久。

白眉初晚年仍然痴迷于地理学,坚持进行实地考察。从地理学角度出发,他认为建设大西南的川康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家人以其年老多病、时局动乱等理由劝说他放弃考察计划时,他微笑着说:“我不是《石壕吏》中的老翁!”依然出游。1936-1937年他自费奔赴大西南川康地区地理考察,期间,正遇“七七事变”条件十分恶劣,不得已转赴重庆,1940年秋在四川江津县病逝,享年64岁。

二、白眉初在中国地学会的贡献 

1909年受老师张相文的邀请参与中国地学会的创,在1912年白雅雨牺牲后担任《地学杂志》的编辑部长,协助张相文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地学会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从1910-1937年28年间,他主编的《地学杂志》共出刊181期,1600余篇论文,由于主编者张相文、白雅雨、白眉初等立志爱国图强,刊物选题方向均以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文章之多,包括:农、林、牧、水利、交通、矿产资源等约达500余篇,占31%,地球学科理论知识方面约400余篇,约占25%,中外国家区域地理约320余篇,总之,数量之多,学科门类之广,早已被誉之为我国地学文献的重要宝库。是中国地学发展史上的具有开创性的成果,这是中国地学发展史上不可忘怀的光辉篇章。

1910年,在创刊号上,发表了1872-1881年留美的地质矿产学家邝荣光(1863-1965)三大开创性成果:《直隶地质图》(1∶250万),《直隶矿产图》,《直隶石层古迹》,这三件珍宝,是中国第一位地质矿产专家,以自己的地质调查、研究、自己绘制的成果,揭开了中国人学习地质矿产,并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序幕。

在创刊号上发表中国地质矿产创建者之一章鸿钊《中华地质调查私议》以及《地质调查咨文》两文,正是开创培育中国第一批地质人才的摇篮——地质研究所以及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蓝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创办和发展。

在1600篇论文中,不乏具有学科开创性的论文,诸如:竺可桢的《秋间江浙滨海两台风之详解》,文中对台风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均论述精辟而甚详;以及孟士杰的《地球的生成、变迁及将来》,张印堂的《中国古代文化之发展及其地理背景》,翁文灏的《清初测绘地图考》。白眉初的《渤海的过去与未来》,文中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论述过去渤海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历史;其中有一篇著名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aderssven hedin,1865-1952)的《罗布卓尔最先发现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问题》,文中明确提出中国地图上所绘罗布卓尔南北被移动的位置是正确的,毅然否定与批驳欧洲人认为中国图所绘制错误的见解。同时还明确指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中国藏族人发现的,命名为“圣母之山”,即指“珠穆朗玛峰”。印度测绘总局局长英人埃菲尔士,想“偷天换日”,曾命其属下将他们偷偷所测之山,冠以入侵者总局局长埃菲尔士的臭名,斯文赫定最后强调应以中国人所命名为准。

三、白眉初的主要地理论著 

白眉初十分重视实地考察,遍游祖国地学独特的自然景观,诸如沙漠、荒原、高山等,在全力做好刊物的基础上,发表多篇具有实际意义的论文,主要有:《论滦河》、《燕赵水利论》、《论直隶水灾之由来及将来水利之计划》、《直隶五大河之测量及其出险表》、《渤海过去与未来》、《厘定行政区域备考》等;1928年7月,国民政府曾有过建都之争,他在《国闻周报》上,发表《国都问题之研究》一文,他以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引经据典,力主建都北京,乃国运长久之论证,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响应。

其中《论蒙古之屯田及林牧业》一文,是针对“烟台胡都督电袁世凯大总统,请兵屯田蒙古及新疆、青海边区”,并在得到当时多数省区都督们的赞成声中,发表了这篇不同见解的论文。白眉初从地理学论点,指出:“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所决定,蒙古不宜屯田,只能发展林牧业,如若不然,草原一旦被破坏,风沙南侵,后果不堪设想”,他以超人的胆识,深邃的地学理论,力透纸背,力论毁林垦荒之弊。他的这一论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白眉初一生著述丰厚,除上述在他主编的《地学杂志》上发表的十余篇论文外,尚有属于颇有影响的专著和专图:

  1. 编写《中华民国省区全志》

他从1913年开始便着手编写《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他博览群书,从大量的古代著述中寻找资料,搜集各地的方志等地方文献,并进行认真的整理分析,希望融古代地理与方志为一体,建立完整的中国区域地理学。到1925年9月,这部400万字的巨著终于出齐。巨著由中央地学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发行。该书共分四册,每册分为若干卷,如第一册包括京直绥察热五卷;第四册分为秦陇羌蜀四卷。

这部巨著的特点,显示出他将常识地理与科学地理相结合,对于地理学的现代转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这部书出来之后,受到了当时个别地理学家的一些批评,但后人还是评价甚高,如:赵夏的《一部颇有价值的民国方志——评白眉初之<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文中认为:是一部民国方志中的优秀作品,其特点是运用近代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指导下撰写的最早反映出中国区域地理学的内涵。

  1. 编绘《中华民国建设全图》等地图

1929年白眉初被排挤出北师大,仅在京师女子师大任教,这时期他精心绘制了《中国国耻图》、《中华民国建设全图》32幅和1930年出版的《中华民国改造图》等最新版图,他在探讨区域地理如何向经济地理转化方面开创了新的思路。他强调提出“民命托于天地,国力凭于领土”,地理学要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服务,认为地理学作为首要对象和手段应迅速得到发展,并在地理学理论上萌发地理学的社会功能性的思考,丰富了近代地理学地的理论内涵,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地理学的萌发、诞生与发展,这是白眉初对我国地理学做出的一大贡献。

  1. 完成《最新物质建设精解》

1935年白眉初离开教育界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孙中山《建国方略》,他被其中的“物质建设”篇深深地吸引,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而解决了自己一直探索着的地理学如何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地理学的功能性特点)。他广泛地搜集资料,埋头写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完成《最新物质建设精解》一书。他将常识地理与科学地理相结合,将基础地理转变为经济地理,是其学术创新性贡献。地理学界评价说:白眉初是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学知识、杰出的地理学教育家。

  1. 深受欢迎的《中国人文地理》

流传很广又深受欢迎的《中国人文地理》一书,分“民族篇”(4章)、“民权篇”(5章)、“民生篇”三册十卷集,由中央地学社出版,论述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问题,包括:面积与人口、种族与礼俗、宗教、教育、军制、政经、实业等就在第二章中论述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地理学界评价说:白眉初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常识,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新思想和地理知识,承前启后的启蒙者之一,誉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开创者。

四、白眉初的新地理观 

1923年,白眉初发表《地理哲学》一书,这是他在近代地理学思想发展、构成新的地理观的代表佳作。该书由北平古籍期刊社刊行。

全书共12章,63节,其中还有若干专题,主要包括:地理学之界说,地理学之特性。特别是强调地理学为自然科学理科属性,是百科之母、世界学,为现在与未来间之科学,为铸造爱国心之学科,提供给人类了解世界山川、海陆、物产、交通等分布状况知识,同时阐述地理对人类起源、生存生活环境的影响,地理对人类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等等。

全书既有专业理论内涵的论述,又赋有深邃的哲理和思想性。最近读到了马丽和方修琦发表的《从<地理哲学>看白眉初的地理观》一文,他们对该书做了高度概括与精辟评述,“……白眉初坚持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属性,并认为地理学具有理体文用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变化性、时效性和很强的教育功能的学科,主张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地理学研究。白眉初《地理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的新地理思想和观点早在他长期教育实践中蕴育形成、深化与发展,并深受人敬仰。早在1913年受聘于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任地理和国文教师。他坚定地致力于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教育拯救中国。例如,女师校长齐璧亭曾向白眉初请教学地埋的要点,白眉初坦荡地说:“爱国,学地理之首;建国,学地理之本。”他把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他整个教育生涯中。他讲国文,妙用古典诗词歌赋之经典,能使学生听得心潮澎湃,尤其地理课,学生最爱学,成绩在各科之上。他讲地理课有三个特点:一是直观,二是有趣,三是感人。他在地理课上援引历史事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讲到清朝政府丧权辱国、外国列强割据国土,颤抖的手指着地图,捶胸顿足,泪流满面,学生们也悲愤交加,失声痛哭。这富有启迪和激励效果的教学,充分表达了他“树人育心”的教育主张,使他倡导的“爱国,学地理之首;建国,学地理之本”地理学思想,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渲染近代地地理学的社会功能性,使广大青年学生茁壮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

五、白眉初的高尚品德与情操

辛亥革命前夜,“灤州起义军”参谋长白雅雨烈士参与领导“灤州起义军”,出任参谋长,不幸牺牲。白眉初悲切地写出:“知君已去犹斫臂,思君不归断琴梁”的诗句,并毅然接任遗留下的中国地学会编辑部部长职务,承担《地学杂志》的主编达25年之久。

1913年,白眉初受聘于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教员,他兼任班主任。当时邓颖超同志,就读直隶女师,就是白眉初的得意门生。邓颖超当时叫邓文淑,一次便请她的老师白眉初给她改个有现实意义的名字。白老师认为她聪明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是佼佼者,她行为磊落、思想活跃、追求真理,勇于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表现出不凡的气魄和才干。白眉初经过认真考虑,以智慧超群、文武兼备为寓意,便先将她的邓文淑改为邓颖斌。希望她能脱颖而出,卓而不群,早日成为文武双全的、治国安邦的巾帼英雄。邓文淑经过再三思考,觉得不如将“斌”字改为“超”字,白老师觉得她改得更好,邓颖超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并随着她的革命实践和人格魅力而流传。

1987年,邓颖超同志在审读《白眉初传略》稿时,还专门为老师题词:“白眉初先生为人诚挚谦和,对教学及阅改作业认真负责,有学者风度,师生关系极好,受益良好,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我满怀敬意,并深切缅怀”。邓颖超同志已是耄耋之年,如此清晰地记忆着这位老师(班主任)形象,说明白眉初师德高尚,也同时凸显出邓颖超同志尊师重教,不忘师长,令人崇敬。

白眉初与李大钊的友谊,是通过地理学家、滦州起义烈士白雅雨建立的。当时,白、李二人在天津读书,均是白雅雨的忘年之交,此前,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堂时,就知道白眉初德才兼备,到津后通过交往,对白的人品学识更为推崇。他们的友谊在投桃报李的交往中日益加深。

1916年夏,李大钊学成归国,在京就任《晨钟报》总编,寄居于宣武门内大街回回营三号。两人往来更加亲密,李大钊也将家属接到北京,同住在石驸马大街后闸35号附近。

同乡成近邻,友谊愈加深厚。白眉初对李大钊极为尊重。他一方面为其所写的文章折服,称“守常文思如泉,气魄如虹,有笔扫千军之力,经天纬地之才”;一方面对其从事的革命活动多次予以帮助。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白眉初茶饭不进,并写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并大声疾呼:“大钊是社会学者,不讲主义讲什么?……难道讲主义有罪吗?”即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部主任名义,找到该校董事长,并联络李书华等同乡及在京教育界名流300余人签名,积极进行营救活动。但张作霖悍然不顾社会各界的抗议,于27日秘密杀害了李大钊同志。白眉初深知李大钊一生公正清廉,不治生产,且家中无主事人料理,遂派人找来北师大学生李凌斗,拿出三百大洋让他去买寿衣、棺木,并出面冒生命危险交涉领回大钊遗体。在白色恐怖统治下,公开出头料理一个共产党员的后事,这需要何种胆识与魄力!这也正反映了白、李至交至死不渝的友情。

1933年4月23日,在公祭李大钊时,白眉初不仅捐款,还送了“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挽联。为保护正在念书的李大钊长女李兴华,在追悼会上。白眉初让女儿白汝漪代读祭文陪同李夫人同车去万安公墓。这都表明白眉初教授品德高尚,见义勇为,富有革命情操!

(作者:吴凤鸣,来源《地理研究》,2011年第11期,略有删改)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的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3层西侧 
电话:010-58800132    邮箱:
网站地图